氧化锆氧气含量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电化学测量技术的设备,主要用于测量气体中的氧含量,广泛应用于工业、环保、科研等领域。其核心原理是氧化锆的氧浓差电势效应。在高温环境下(通常600~1200℃),氧化锆材料对氧离子具有良好的传导性。当氧化锆管两侧氧浓度不同时,高浓度侧的氧分子会在电极上结合电子形成氧离子,通过氧化锆晶格中的氧离子空穴向低浓度侧迁移,在低浓度侧释放电子形成氧分子,从而在两电极间产生电势差,即氧浓差电势。通过测量该电势,结合已知的参比气体浓度和氧化锆管的工作温度,即可计算出被测气体的氧含量。
1、正确安装探头:氧化锆探头是分析仪的核心部件,安装时需确保探头与被测气体充分接触。在管道安装时,应使探头安装在气体流动稳定、具有代表性的位置,避免安装在气体涡流处或可能积聚杂质的地方。对于高温过程气体,要保证探头的测温部分和锆管处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中,且安装方向要符合仪器要求,一般有明确的气流方向标识。
2、电气连接安全:在进行电气连接时,务必切断电源,防止触电事故。按照仪器的接线图准确连接电源线、信号线等,确保连接牢固,避免松动产生接触电阻,影响信号传输。对于有接地要求的仪器,要保证可靠接地,以防止电磁干扰和静电积累。
3、校准气体准备:在初次调试或定期校准时,需要准备标准校准气体。校准气体的浓度应该准确可靠,其不确定度应满足分析仪的精度要求。例如,对于测量范围在0-100%氧含量的分析仪,至少需要准备零点气体(如高纯氮气,氧含量小于0.1%)和量程上限附近的标准气体(如氧含量为20.9%或根据实际测量上限确定的其他浓度)。